作者:akane N
因为懒惰和时间不够,即使在疫情之中,午餐也基本是在附近的餐厅解决。和Hitomi常去的几家餐厅里,有日本的连锁快餐店,一家兰州拉面店,还有一家印度餐厅。
印度餐厅有点意思。初期,靠着几位印度厨师和一位日本老太太撑起店铺。老太太给人感觉没什么服务经验,对菜单也不太熟悉;印度厨师明显经过一些训练,但多少缺了点待客精髓。无奈附近可选的不多,好在印度餐厅的氛围里能得到休息,出品也不错,就隔天机械式地去着。
在这座庞大的城市里,人们习惯相互保持一定的距离。在这个前提下,根据自己的感觉挑选一些人并小心翼翼地接近。接近后也任由关系保持飘忽的状态,没有任何目的,相互记得彼此,见面时亲切热情,但姓甚名谁来自何方,都不一定非得知道。
不记得具体是什么时候,印度餐厅里来了一位高瘦的店长,声音有些沙哑,对客人很是耐心。冬天会问我们是否需要小毯子盖膝盖,记得我们三人午餐组合后,会主动拿来午餐时间外的菜单,知道热茶是先上而不再询问。我们结账离开的时候,也会把谢谢光临改成谢谢你们一直关照。我们点餐时也会放松多些笑容,通过这些,就确认了相互是知道对方的。
在日本实施Go To Eat活动的时候,店里午餐生意很好而没有位置,只能选其他餐厅,中断了频繁的往来。后来疫情反复,店里客人越是稀少时,我们反倒十分惬意地常去。
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位外国客人,吃到中途叫来店长,带着指责的语气指着碗里问里面为什么没有鸡肉。店长道歉好几遍,说去确认一下。回来告诉客人说,您点的是蔬菜咖喱不是鸡肉咖喱,所以里面没有鸡肉。又道了歉,才算结束。也不是什么大事,但Hitomi说一会要好好地一起和店长说“ご馳走様でした”。
每个人的生活里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,但也会因为一些人的一些话,就忘却那些不值得的烦恼。我们应该要做拂去不快的后者。
日子就这样继续着。店里新出了甜点,是一截红薯加工后烤制的。一天,我们问店长今天有没有烤红薯点心,店长看了看里外,说实在对不起,今天的还没烤好。我们也说说笑笑地买下焦糖布丁后离开。谁知道,走出十米后,听见背后有人大声喊:“小姐姐,有红薯了!”这在大街上喊人的做法属实不常见。路上的人应该都回头了。
我俩一听“红薯”,就知道是叫谁了。这是第一次,店长没有叫我们“客人”,而是叫我们“小姐姐”。于是我们蹭蹭地跑回去,说话间感受到三个人都认为刚才的经历怪尴尬又怪好玩的。350日元的一个点心也不贵,他一定是担心我们吃不上有些遗憾,才着急叫住我们的吧。
一天,同伴外出,我一个人去店里。结账离开时,他又叫住我:“小姐姐,送你一个红薯点心,谢谢你一直光顾。”当然是告诉他不用啦,我买下来吧。但他还是一边包装一边说,“不不,你看形状也没烤漂亮。这是谢谢你的。”开心地接受也是一种礼貌,高兴地和他说谢谢,以后也还来呢。
看了看红薯点心,其实和其他的没什么差别。印度餐厅已经不是原来的它了。
*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日本通立场
本文由 日活 授权 日本通 发表,版权属作者所有,未经许可,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。
参与讨论